一週回顧 | 2025.07.28 - 08.03

Zoe
Zoe

一位熱愛學習與分享的實踐者,相信文字與程式碼的力量

·


這週只記錄了三天,與其為了完整性而勉強回溯補寫,我想要的日記,是當時真實感受的載體,而非義務性的流水帳。每一筆記錄,都應該是那個當下的我,真心想要留下的痕跡。


7月31日

在孤單中尋找前行的力量

最近的生活似乎被忙碌填滿,但我的心卻感到不快樂。我想好好睡一覺,卻也想把手頭的事情做好。明天要訂高鐵票,我在思考是否回程時可以換個方式,或許搭火車回來,讓自己能有更多獨處和沉澱的時間。

自從徹底斷開了與你的連結,我的世界變得無比安靜。想找人訴說,卻發現無處可尋;心裡的孤單,沒有人能關心。我想告訴你,我很想你,想念你曾經在我身邊的日子。我感到孤單寂寞,無法入眠。當我多麼希望你還能陪在我身邊,但你卻狠心地離開了,彷彿沒有任何痛楚。而我,卻被悲傷、焦慮、害怕等各種情緒淹沒。

為什麼我總是那個受傷的人?我不喜歡用悲情牌博取同情,於是必須假裝一切都很好,但內心的難受卻是真實的。為什麼可以這麼輕易地說斷就斷,而我的每一次拒絕,卻需要漫長的醞釀?

我多麼希望有人能懂,我的心有多痛。有人還會在乎我的情緒嗎?我難過時,有人還會在嗎?

這條路走得好累,很多時候我甚至想過放棄。然而,我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,都充滿著各種情緒。這些敏感和直覺,讓我活得很真實,但也讓我感到心痛。面對那些殘酷現實,我卻能因為一絲微小的快樂而感到滿足,這份滿足感甚至能驅動我繼續前行,不輕言放棄。

你說,人是不是很矛盾呢?

8月2日

研討會上的細膩觀察與內心的掙扎

在今天的研討會上,除了專注於內容,我也默默觀察著身邊的每一個人,留意大家的一舉一動,觀察他們的一顰一笑。我的心裡會反思:有哪些特質是值得我學習的?有沒有誰能激發我心底那份「我也想這樣做」的渴望?但我總是猶豫,不敢輕易嘗試。

這次參與 Taichi 活動時,也遇到了學姊認識的朋友們。我感覺到我們之間似乎存在一道無形的牆。雖然大家看似朋友般地輕鬆交談,但我卻能感受到那份若有似無的隔閡。我總是在想,這份熱絡是出自真心的接納,還是只是一種社交行為?我能察覺到,在他們看似真誠的態度下,似乎藏著一些保留。這份隔閡與學歷無關,而是我內心深處能夠感受到的。

身體的疲憊感讓我只想趕快休息,但我的心卻無法平靜。我以為能早點入睡,結果眼淚卻一直流,直到凌晨 2:02 才終於停下來。

8月3日

在理解與建構中前行

今天與老師的對話,讓我更清楚了下一步的學習方向。我領悟到,在面對老師給予的任務時,首先要做的不是急著執行,而是要先理解:為什麼老師要我嘗試這些部分。

接著,我需要把我的理解清楚地說給老師聽。最後,也是最重要的,我必須基於這些理解,建構出自己的看法。這不只是單純的執行,更是一種思考與內化,讓知識真正成為我自己的東西吧。


💬 聯繫我

想聊聊技術、給個建議,或是純粹打個招呼都歡迎!

通常 24 小時內回覆 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