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心得《終於要與自己和好如初》
前言:自我追尋,從溫柔開始
人生是一場不斷相遇和錯過的總和,而其中最巨大的一場相遇,便是與自己相遇。在《終於要與自己和好如初》的精華中,我們得以窺見人生旅途的複雜性:它不僅包含著對光明的嚮往(白色的自己),也必須直視深沉的痛苦與孤獨(黑色的自己),最終在不斷的選擇和成長中,接納所有不完美(灰色的自己),達成真正的完整。
作者不朽說到:無論世界如何壓迫,我們必須記得「留一種溫柔給自己」。這份溫柔,即是「自愛也是種偉大的愛」,它賦予我們強大的內在力量,足以原諒和療癒,並長久地走下去。
第一部:建構內在的堡壘—白色的自我價值與姿態
若想在人生中無悔地生存,我們必須先確立自我的姿態。努力讓自己給予自己想要的一切,因為我們原本的模樣就「已經足夠閃亮」。無論歲月帶來了怎樣的改變,我們終究是自己的樣子,這是最獨特的自己。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一個最適合的姿態活著,僅僅是為了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。
這種內在力量也體現在我們對待世界的方式上。善良,並非愚蠢,而是一種信仰、一種選擇、一種生活態度,即使對世界失望,也要「一如既往地溫柔」。
至於愛,它從來不需要標準答案。愛一個人是「溫柔至極的事」。當我們愛著誰時,心會變得柔軟,足以原諒世上許多痛楚。愛不僅溫柔了對方,更能夠溫柔自己孤寂的世界。重要的是,我們要相信,在愛一個人的時候,自己是很美好的。
第二部:直面陰影的重量—黑色的痛苦與自救
光明的對立面,是必須被正視的陰影。有些情緒經不起等待,在深海裡等待救援的過程中,要學會「自己救自己」。
在痛苦中,我們也學會了世界的殘酷法則:「世界上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」。一種痛的重量只會在自己身上凝聚,沒有人能真正懂得當初那疾厲銳痛的感覺。同時,愛與痛苦很多時候都是等量的。
然而,這種直面痛苦的能力,也讓我們懂得珍惜。念舊的人像個拾荒者,最讓人心疼的是「最初的美好,以及最後的荒謬」,回望是為了疼惜那麼愛過的自己。我們也應該「善待自己的悲傷」,並且原諒它。因為對於悲傷的人來說,快樂是如此可貴,因此會分外珍惜。
第三部:穿越與成長—灰色的抉擇與殘缺的接納
在尋找自我的路徑上,我們面臨著與世界和自我的關係:「我和世界隔了一個自己」。如果想找到世界,需要穿越自己;如果想找到自己,則需要穿越世界。
生命的本質在於經歷。不被世界催促著往前走,而是擁有自己的步伐,願意投入漫長的歲月等候。前進不是唯一的答案,「可以荒頹,也可以後退」,生命不只有快樂才會閃閃發亮。
在做抉擇時,不安感是生活的常態。愛或不愛、出走或留下,「不安一直都在,鋪滿我們的每時每刻」,這或許就是每個抉擇應承擔的代價。
最終,我們必須學會面對。真正的勇敢是面對自己的勇氣。只有當我們學會凝視離別的場景,看清楚自己有多痛,痛到再也沒辦法承受多一次離別時,才能明白相遇是多麽珍貴的事。所有的愛,無論結果如何,都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教會我們愛的意義,教我們反省、豐盈,並在餘生裡更好地去愛。
總結
這趟尋找自我的旅程,最終的終點是接納和完整。
終於明白,我並不需要逃離我自己」。這段話乘載了時光和堅忍。
當我們敬畏自己的明亮、嚮往著陽光和善良時,我們也應該「偏愛自己的殘缺」,珍視一路上的失去、醞釀出的恐懼、渴望與尖刺。因為不會再有第二個我了。
真正的完整,不是靠外界的填補,而是內在的實現:「唯有自己完整自己,才不會留有任何縫隙」。我們應當珍惜自己的存在,不必悔改。
Reference resource
不朽 (2023). 終於要與自己和好如初. 皇冠.